无偿献血小知识
发布日期:2018-08-02 来源: 作者: 点击:1559
献血有益健康,你知道吗?
传统观念认为献血伤身体,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献血有益健康。研究发现适量献血延年益寿,由于献血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旺盛的造血状态,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其二,献血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研究表明,体内铁储存量多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献血可减少体内铁的含量;其三,献血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献血后血细胞数量减少,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生成血细胞,经常定期献血,就可以使骨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四,献血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当健康时献出部分血液,挽救别人生命,又不影响健康,会感到无上光荣。
无偿献血基本条件
1、 年龄:18~55周岁
2、 体重:男≥
3、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脉压差:≥30mmHg
4、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 体温、皮肤、五官、四肢、胸腹部等体格正常
6、 血液检测:血色素合格、乙肝表面抗原阴性、ALT(GPT)等正常
无偿献血间隔期
献血全血血小板间隔期,献血全血间隔期一般不少于6个月,成分血献血间隔期两周。
献血量
献血者一次献血量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
献血前注意事项
出于对自己身体负责,对献血机构工作人员负责,作出献血决定前一定要看自己的条件是否满足,如不满足基本条件,还是不要强行献血为好,否则好事变成坏事。
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前的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以防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
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腹泻、咳嗽等,或一星期内服过药,或女性月经期,均应暂缓献血。
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减少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无偿献血为何有偿使用?
1、我国尚未建立全民免费用血制度。我国《献血法》在确立无偿献血制度的同时,没有建立全民免费用血制度,公民临床用血时要交付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仅仅规定了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在临床用血时免交或减交上述费用。因此,公民临床用血费用上存在两种情况:其一,对没有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在临床用血时,收取成本费。其二,对参加无偿献血的公民及其配偶、直系亲属,根据该公民的献血量多少,在临床用血时免交或减交成本费用。这是为了鼓励公民参加无偿献血,也是对无偿献血者及配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的优惠措施。但是,在具体操作上,要用血时先交费,出院后再到血站报销,给用血者带来不便,需要改进;同时,各地方性法规中对优惠对象、减免标准等优惠措施不一,需要完善。
2、我国实行成本收费制。我国现行《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不得买卖,只能用于临床,表明血液本身是无价的,无偿的。但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不可能直接输到患者身上,而要通过采集、制备、分离、储存、检验等多个环节才能供应到医院,由此产生的成本费用是临床用血要收取的费用,是有偿的。实行成本收费制,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就连发达国家也实行成本收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