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病控制住了,我的心也安了,这日子会越过越好。”
过去几年,许福林一直为日子发愁。这是因为,他的大儿子许旺苟的癫痫越发严重,他自己的肝病也不见好转。全靠低保和二儿子在外地打工收入,家庭入不敷出。如今得益于旧溪村帮扶单位市人民医院实施的健康扶贫救助行动,许福林一家的生活重新有了盼头。
“我们实施健康扶贫,坚持‘精准对症、分类施策’,采取‘一户一档、一人一策’,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然后对症下‘药’,开出处方”。”市医院选派干部、第一书记刘轶这样说。
“对症下药”,定制个性化帮扶举措
“每个月我要吃4副中药,每副58元,儿子的药便宜点,只要十几块钱,但是必须要到镇里去买,一个月的路费又要几十块钱”说起过去,许福林忍不住哀声叹气,“而且药越来越不管用,越吃越多,一天到晚混混沉沉。”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市医院选派干部刘轶来担任扶贫工作队长,在对贫困户摸底后,提出对口帮扶许福林这样重病缠身的困难户。为彻底拔掉穷根,刘轶回到医院,就摸底情况向领导作出汇报,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决定开展一次走访调研、结对帮扶、专病专治、注重长效的专项救助行动。
所谓健康扶贫专项救助,重点在于“精准”。市医院组织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确定了13户贫困户。精心安排各专科医生进村入户,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指导因病致贫家庭正确就医、合理用药。神经内科琚双五主任擅长癫痫治疗,他来到许家,仔细检查:“许旺苟由于长期服用苯妥英纳,副作用很大,已经形成药物损害。”他及时作出诊断,很快调整了用药。虽然新的药品费用高了,但是效果好了。通过规范治疗,许方苟精神状态立竿见影,比前段时间好多了。
许福林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对于其他的贫困户,专项救助行动正在一一落实,心内科的徐晓东主任去贫困户方胖林家治疗心脏病,贫困户方义顺的肝病、范建设的结病核、方铁林的中风都有专家上门服务了。
合理用药,医疗费用按政策救助
医务人员的专业帮扶有了,但医疗费又如何解决?恰逢安徽省健康扶贫政策出台,贫困户农合费用代缴、扩大医保报销范围、提高医保补偿比例等好政策纷至沓来。
针对贫困户的情况帮他们量身订制相应的方案,享受好的政策。考虑到许福林家的困难,琚主任贴心地写好申报慢性病相关资料。作为扶贫队长,将帮他办理手续。今后每月一次的走访正好帮他们带药过来。专项救助在继续: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村卫生室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需要住院治疗的,市医院专家提供方案,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集中救治的,由基层医疗机构帮助病人精准转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旧溪村现有贫困人口173人,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62.4%,疾病成为贫困人口致贫的第一主因。扶贫工作队以“保、治、防”为工作路径,围绕“医疗保障、大病救治和疾病防控”打好“组合拳”,努力切断贫困与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
旧溪村正积极围绕“健康产业”,做好扶贫文章。以药材种植为抓手,建设200亩前胡种植基地,贫困户参与管理、投工投劳,带动群众产业致富;以最美摄影点——仰天堂为依托,打造皖南特色的宜居宜游省级美丽乡村;建设1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极大提升了硬件环境。对村医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市医院也将发挥帮扶作用,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推进了医疗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协调互助。主动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健康意识,促使贫困群众少生病,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少花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 址: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号
乘车路线:汽车站(火车站)乘坐7路车在百荷公园站下车,步行183米,乘坐5路、8路、10路、11路、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站下
投诉、预约、咨询服务热线:0566-96589 行风监督电话:0566-2812293(工作时间拨打) 综合事务电话:0566-2816080(工作时间拨打)
池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170002000037号
皖ICP备19000375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