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市人民医院开展“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
感冒就用抗生素?滥用抗菌药物将致“无药可用”
每年11月的第三周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超级细菌”感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根本不必使用抗生素,服用抗生素前,请务必咨询医务人员。
正确认识和科学使用抗菌药物,关系到健康和生命。哪些常见疾病可以不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有哪些危害?如何正确认识抗菌药物?11月17日,市人民医院开展“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慎重对待抗菌药物”,旨在提高池州市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水平。
病毒感染无需抗菌药物
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些市民对于抗菌药物的认识明显不足。“感冒发烧去买药,一般都会购买抗菌药物。”市民林凤英表示,头孢等抗菌药物跟感冒药一样,也是他们家的常备药。
“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者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但对病毒感染无效。”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桂凌介绍,日常较为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所致,病程多为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不少人听到‘炎’就会自行服用抗菌药物。”桂凌说道,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使用抗菌药物并没有效果,而且人体存在大量正常菌群,若用抗菌药物治疗无菌性炎症,会抑制和杀灭它们,造成菌群失调,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所以抗菌药物一定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才能给患者开具抗菌药物。”桂凌表示,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也不同,普通患者可能缺乏判断能力。
细菌耐药将使常规药物失效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会降低抗菌药物的疗效,诱导细菌产生耐药,从而导致人体健康受到损害,造成资源浪费等严重社会问题。”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何勇告诉记者,随意使用抗菌药物会加剧细菌耐药,而对于耐药细菌的临床治疗更为复杂、更难治愈。同时,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可改变肠道菌群,打破菌群平衡,摧毁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更易生病。
据何勇介绍,目前在临床经常能发现,一些以前治疗某种疾病很有效的抗菌药物,现在效果不明显,甚至在加大剂量下也不能达到满意疗效。“通过近几年的细菌耐药性检测发现,对临床分离的常见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已超过40%。”何勇表示,在临床细菌分离中,甚至发现一些“超级”泛耐药的细菌,它们几乎对于目前可选择的抗菌药物都耐药,造成患者久治不愈,严重时无法治疗。
“细菌耐药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群体问题。”何勇强调,产生耐药性的细菌留在病人体内,不仅影响病人的治疗,还可能通过各种渠道转移给其他人,一旦广泛耐药细菌盛行,即使是肺炎、剖腹产等常见疾病或常规手术,患者继发严重感染和并发感染的风险也会骤增。
预防感染减少使用抗菌药
“近年来,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增强,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高。”桂凌介绍道,2011年底至2016年,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处方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下降约20%。据悉,市人民医院将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等指标纳入临床科室科主任目标考核;每个月抽取使用抗菌药物病历进行点评,对发现问题的病历进行通报,并给予经济处罚;每年统计不合理用药的次数,对出现问题次数较多的医生进行诫勉谈话。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桂凌建议市民不要随意购买、不要随意服用、不要随意停药。服用抗生素前总是咨询合格的医务人员,按时按量按疗程使用。我国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就属于处方药,因此,应按医生的医嘱用药。
注重预防。“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感染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并抑制细菌耐药性传播。”桂凌表示,认真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最有效地抑制感染风险的方法之一。通过认真洗手、以清洁的方式制备食品、生病时限制与他人密切接触、及时接种疫苗等做法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 址: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号
乘车路线:汽车站(火车站)乘坐7路车在百荷公园站下车,步行183米,乘坐5路、8路、10路、11路、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站下
投诉电话:15339661559 行风监督电话:0566-2812293(工作时间拨打) 综合事务电话:0566-2816080(工作时间拨打)
池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170002000037号
皖ICP备19000375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