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院级新闻

【战“疫”前线】三个暖心的故事,来自九华山下的池医ICU男护士

发布时间:2020-03-05 00:35:20 浏览:732 次
【字体大小:

三个暖心的故事,来自九华山下的池医ICU男护士

武汉,一座英雄的城市。

新冠肺炎,不是武汉肺炎,更不是中国肺炎。

我,一名来自九华山下的池医ICU男护士,请战成为安徽医疗队首批驰援湖北的一员。

来到武汉,我和我们医院的护理队员分在一个病区。作为我们医院第一位进隔离病房的护士,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一名白衣战士,我愿意在武汉播下爱的种子,点亮幸福,为了彼此。

李大姐,30多岁体健的她,是一个非常暖心的姐姐,她非常感谢也非常心疼我们,基本除了输液很少让我们帮她,哪怕我只是为她递上一份热饭,打来一壶热水,她都左一声谢谢,右一声你辛苦啦!她待我如邻家的大姐,我定竭尽为你服务,陪你走过这段难走的路!

梁阿姨,也许是缘分吧,我第一天上班是夜班,她住了进来,她见证了我在武汉的几个第一: 

第一天穿上防护服,我不再步步生风,她关心地问,"这个穿着难受吧?""不难受",我笑着说。

第一次隔着护目镜、带着手套打针,她亲切地说,"不用紧张,你打吧"。一针见血的喜悦不仅我有,她也有。

第一次当病区的清洁工,她心疼地说,"你太累了,谢谢你,小伙子。""不客气,一会儿我要下班了,明天早上再来看你,你要好好休息,一定会好的",我和她告别着。

在随后的两周里,我们一直在救治她,可她又何尝不是一直陪伴着我们,用她的善良和她的感恩。

这位奶奶,在我进入医院前就住进来了,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氧饱合度不到70%,我真是非常担心。

下了夜班睡醒后第一件事,就是问问白班的老师,老人的情况如何,得到的答复是老人情况还是不好,当时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还没有到,能为老人再做点什么呢?

 

第二天一上班,为病区患者做好集中输液,我来到她的病房,一边鼓励她,一边帮她做一些利于呼吸的简单肺康复锻炼,半个多小时后,我一身衣服基本全部湿透。

随后只要上班,我都会帮她做一些康复锻炼,并且告诉她床上运动的重要性,老人非常配合,非常努力,渐渐地她能自己坐起并且坐的时间越来越长,她的氧饱合度也越来越好,当达到90%的时候,她真正感受到轻松,我们彼此都坚信胜利就在前方。她已经不是我刚来时的那位病危的老人了!

十几天的时间,这场不见硝烟的战疫,让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和武汉的人民成为了一家人,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我们送上我们的专业,送上我们的问候,送上我们的爱心,陪伴他们一起,鼓励他们,让他们重拾信心,保持良好的状态,让病毒慢慢地被我们打败。

现在,我结识的这三位武汉患者都顺利转到社区医院去隔离观察了!离开时,她们一再表示待到疫情结束,一定会来皖感谢!其实无需感谢,和平年代我们本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帮助你们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在武汉这半个月的日子里,同事之间,医患之间,彼此都心中有爱,让我们大家一起点亮幸福,期待共饮长江水,信步樱花下,望远黄鹤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       址: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号  

乘车路线:汽车站(火车站)乘坐7路车在百荷公园站下车,步行183米,乘坐5路、8路、10路、11路、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站下

投诉、预约、咨询服务热线:0566-96589      行风监督电话:0566-2812293(工作时间拨打)    综合事务电话:0566-2816080(工作时间拨打)

池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170002000037号     皖ICP备19000375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