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新闻中心 > 医疗动态

我院多学科联合成功诊治异位功能性嗜铬细胞瘤

发布时间:2021-05-11 19:54:53 信息来源:肝胆外科 作者:唐慧鹏 浏览:1246 次
【字体大小: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大多源于肾上腺,肿瘤组织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该病特征性表现是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出汗及代谢紊乱,并可造成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

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二战名将”艾森豪威尔将军便是因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剧烈波动以及缺血性心肌病而去世

66岁的陈阿姨4月中旬门诊超声检查发现左上腹肿块入住我院肝胆外科。入院后CT影像提示患者左上腹腹膜后一直径约5cm肿块,来源不明。既往高血压病史不详,入院时患者血压稳定,亦无电解质紊乱及代谢异常表现。


经科室讨论并术前准备后,以腹腔肿块性质待查于2021年420日由孔胜兵主任医师、刘刚副主任医师、唐慧鹏医师,麻醉医师黄俊主治医师组成的手术治疗组,在全麻下为陈阿姨实施“剖腹探查-腹膜后肿块切除术”。进腹探查时患者血压骤然升高达300mmHg,又瞬间降至40mmHg,术中诊断为异位功能性嗜铬细胞瘤。考虑手术的风险性,遂邀请泌尿外科疏仁义主任术中会诊协助手术。麻醉医生采取快速扩容补液、降压等一系列措施努力维持循环稳定。由于肿块位于左上腹腹腔干、脾动脉(胰腺)和贲门胃小弯所构成的区域内并推挤上述结构,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加之手术操作对瘤体的触碰,术中血压波动宛如过山车。尽管如此,手术组密切协作顺利切除肿块。术后转ICU监护治疗一天后转回普通病房,恢复顺利,无任何并发症,现已痊愈出院。


嗜铬细胞瘤虽然发病率低,但手术风险极高。因为瘤体位于腹膜后, 位置深, 周围毗邻多个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术中血压剧烈波动,收缩压动辄高达300mmHg,也可能瞬间跌至40mmHg,随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过山车”式的血压对麻醉医生也是极大的挑战,80年代之前,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是风险极高的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率可高达24%-50%,是基层医院泌尿外科的禁区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目前嗜铬细胞瘤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到1-5%左右,但也要综合实力强的医院才敢触碰这个“炸弹”,且手术需要主刀医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资深的麻醉医师密切配合

    术前确诊的嗜铬细胞瘤多需要经一至两周的术前准备才能手术,本例病人系异位嗜铬细胞瘤,术前没有典型临床表现,未经特别术前准备,术中无异于“踩雷”,能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让患者转危为安,得益于麻醉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以及手术室等兄弟科室的精诚协作。也体现了医院的综合诊治能力。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学科的不断细分,各亚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但由于分科太细,导致了许多临床医师对自己专科的疾病了如指掌,而对其他专科的疾病却不甚了解,知识面越来越窄,因此,学科之间融合交叉并以一定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多学科协作(MDT)的诊疗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国内外医院不断探索实践的新模式,成为临床医师解决难题、攻克堡垒的重要手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       址: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号  

乘车路线:汽车站(火车站)乘坐7路车在百荷公园站下车,步行183米,乘坐5路、8路、10路、11路、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站下

投诉电话:15339661559      行风监督电话:0566-2812293(工作时间拨打)    综合事务电话:0566-2816080(工作时间拨打)

池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170002000037号     皖ICP备19000375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