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9日-10日,由我院静脉治疗小组核心成员:腹部肿瘤病区护士长方琳、妇乳肿瘤病区护士长查根霞、肿瘤专科护士林永辉、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鲍晨晨组成的团队,先后成功为2名肿瘤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置管后胸片显示尖端位于标准位置,标志着我院静脉治疗技术迈上新台阶,同时也填补了我院及我市该技术项目的空白。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是指:在B超引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由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经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胃肠外营养、使用刺激性和毒性药物、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能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超声引导下赛丁格PICC置管技术较传统的置管方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全程可视,提高穿刺成功率:
超声引导PICC穿刺可直观地显示血管位置和解剖结构,增加穿刺准确性,缩短穿刺时间。
二、实时引导,降低导管异位率:
导管尖端理想位置应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CAJ),超声能实时观察导管的位置,及时纠正导管异位。
三、上臂置管,增加患者舒适感:
通过超声引导实现穿刺部位由肘下移至肘上,减少肢体活动对导管的摩擦和牵拉,增加患者舒适感,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解决难题,轻松完成置管:
临床上很多患者的静脉由于多种原因看不到或是摸不到,特别是肿
瘤病人随着化疗次数、置管次数增多,血管条件越来越差,导致输液治疗中断、延误、无法完成;专用血管超声可探测皮下血管深度及管径,无需导针器,采用灵活打法,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与深度,当超声显示屏上会出现血管内亮点,针尾处若出现血液,则表明穿刺成功。
目前,该技术已在池州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并完成相关科室超声基础知识及仪器使用知识培训,此技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专科护理技术的革新,希望为肿瘤患者、危重症、疑难穿刺血管等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广大患者带来福音,以提供高效、优质、延续性的护理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 址: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号
乘车路线:汽车站(火车站)乘坐7路车在百荷公园站下车,步行183米,乘坐5路、8路、10路、11路、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站下
投诉电话:15339661559 行风监督电话:0566-2812293(工作时间拨打) 综合事务电话:0566-2816080(工作时间拨打)
池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170002000037号
皖ICP备19000375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