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院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吃饭不定时,困了不能睡,很少有节假日。在这里,生命第一,患者至上。医生与患者都拥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战胜病魔、拥抱健康。在这里,每一天都有故事发生,每一天都感动我们。医护恪守医者本色,视患者为亲人,为患者祛除病痛。为庆祝第二届“中国医师节”,本期推出“医患情深系列报道”第二篇《一本<晚晴>载入十年医患情深》,讲述一位86岁患者与我院医护10年情深。
丁承启老人是一位86岁的老兵,爱写日记,思维缜密,笔端更是细腻。丁老曾在部队和地方先后两次负伤,终生成疾。自2009年以来,先后在我院骨科、胸心外科、肿瘤科等科室就诊过,对我院很多医务人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0年时间里,先后发表过数篇文章。通过这些文章,丁老对医者仁心感恩戴德,敬生命之可贵,颂医护之高尚。10年来,丁老与我院医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今年,丁老的家人将这些文稿整理成书,取名《晚晴》。
一次探望感动患者
2015年12月11日这天让丁老难以忘怀,甚为感动。当天丁老在我院肿瘤科住院,齐玉萍书记深入病房探望。丁老回忆说:“齐书记亲临病房看望我,让我受宠若惊,这不仅是对我这个老年患者的关心,更是对医院所有患者的关怀。”丁老常说,要心存善念,而池州市人民医院一直以“医者仁心、抚慰生命”为善念,坚持救死扶伤、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形成了一种医患互动、领导回访的良好风尚。
自2014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院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都要走访贵池、东至、青阳、石台、枞阳等地的已出院患者,聆听他们在我院住院期间的就医感受,向他们征求意见建议,这项活动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5年。
初来医院留下好印象
2009年3月13日,丁承启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入我院抢救成功。由于卧床太久,便秘8天,用药无效。据丁老回忆,当时在该科室工作的姜晓飞不顾脏、不怕累,主动协同护工帮丁老掏积便。丁老说:“此事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我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像姜晓飞这样的护理人员,以护理工作为天职,心系患者,热情服务,尊老敬业,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我出院后,医护人员还做到了跟踪服务,他们经常电话询问我的近况,叮嘱我按时服药,巩固疗效。”
细微之处见真情
与丁老接触时间最长的是肿瘤科。在《苦涩与温馨》这篇文章中曾这样描述肿瘤科医护。他写道,胸部肿瘤病区的医护长期面对癌症患者,深知患者内心的苦楚,他们常常通过心理疏导,给患者精神慰藉。真挚的微笑,热情的招呼,温馨的提示,亲近的搀扶,似乎微不足道,却在不经意中温暖着每个患者的心。这些爱心举止,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特别感染人、融化人、激励人。
2016年冬天丁老在《医者仁心 抚慰生命》这篇文章中写道:该院各类科室很多,我不可能一一接触到。但我相信,在科学文明的阳光普照下,他们会各尽其能、各有千秋,工作都毫不逊色。虽时值寒冬,却感觉到明媚春暖。这是医者仁心,温暖人间,不是春光胜似春光。他们医之大德、护之大爱,犹如春风催花,红艳绚丽,尽显春色满人间。
人要有颗感恩的心
丁老回忆起往事,说的最多的就是“感恩”二字。早在1954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丁老身受重伤,党中央派驻池州的北京医疗队挽回了他的生命。2009年,丁老因心肌梗死送到我院,我院医护人员再次将他从死亡线拉了回来。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丁老说:“感谢医者仁心的拯救,感谢生活的眷顾,感谢上天的恩赐。”
丁老常常告诫:心存感激,到处都会充满着阳光,遍地都会呈现出莺歌燕舞。心存感激,你就会少一些烦恼、少一些牢骚、少一些抱怨、少一些不必要的仇恨,心胸就会变得宽阔,心情就会变得舒畅,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文/图 吴龙春 根据丁承启《晚晴》整理报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 址: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号
乘车路线:汽车站(火车站)乘坐7路车在百荷公园站下车,步行183米,乘坐5路、8路、10路、11路、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站下
投诉电话:15339661559 行风监督电话:0566-2812293(工作时间拨打) 综合事务电话:0566-2816080(工作时间拨打)
池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170002000037号
皖ICP备19000375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