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旧栏目 > 新闻中心 > 医疗动态

“微观形态,宏观检验”——描述诊断建议性报告让患者及时精准治疗

发布时间:2021-04-23 00:56:41 信息来源:检验科 作者:王烈 浏览:1581 次
【字体大小: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由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经1~3周潜伏期,出现高热、出血、肾损害为主的综合征,病死率高达50~78%。HFRS早期往往表现为发热、呕吐、乏力、纳差等不典型症状,极易误诊漏诊,若不能及时对症治疗,预后较凶险,因此早期及时诊断非常重要。经验丰富的检验工作者可根据检验指标变化,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等,及时地临床以合理的提示建议,从而使患者及早确诊治疗。

近日,某急诊患者血常规仪器检测白细胞(WBC)26.33×109/L,血小板(PLT)83×109/L,尽管仪器给出了分类结果,但检验科副主任检验师王烈敏锐地发现其白细胞分类散点图显示异常1),于是立即制做外周血涂片,首先低倍镜浏览全片再转油镜确认,果然发现异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图2~图5)


 1  白细胞分类散点图


2 瑞氏-姬姆萨染色 10×100


3 瑞氏-姬姆萨染色 10×100


4 瑞氏-姬姆萨染色 10×100


5 瑞氏-姬姆萨染色 10×100

一般情况下,检验科向出具白细胞人工分类结果即可。然而,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在胡义忠主任指导下,王烈结合患者其他相关资(见图6~7),发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和血尿。             


      6     患者生化检验报告

  7 患者尿常规检验报告

异型淋巴细胞、肾功能不全、蛋白尿、中老年人,会不会是流行性出血热?王烈按此思路出具了一份描述诊断建议性报告(见图8),同时立即通知床位医生。 

               8 描述诊断建议性报告

根据报告建议,当日患者以“拟诊肾综合征出血热”由肾脏风湿科转至感染科,两日后患者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肾综合征出血热IgM和IgG均为阳性(见图9)。由于治疗及时,患者安全度过了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并康复出院(见图10)


  9 患者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检测结果


 10   患者出院记录

随着检验医学专业的飞速发展,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的深入推进,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被临床医生称为医生的眼睛和医学界的侦探。同时,检验工作者需要不断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相关临床知识,了解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与焦点,遇到问题要积极主动与临床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近年来,我院检验科尝试推出血细胞形态学“描述诊断建议”报告模式。这样的报告模式消除了检验与临床专业距离感,让检验与临床更好地沟通和配合,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胡义忠,副主任检验师,池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儿科学会检验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检验医学分会管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检验医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医学检验医师分会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池州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医学检验以来,在核医学、免疫学、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优生优育检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及实践经验,参与并主持了多项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文章3篇。




王烈,男,副主任检验师,医学硕士,池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质量主管、临检组组长、安徽省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检学组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委员、池州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秘书、安徽省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兼职副教授。长期从事血液病诊断工作,在以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为基础的血液病临床实验整合诊断方面积累了较丰富临床经验。从业以来以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省级学术年会发表论文数篇,开展多项院级“三新”检验项目,长期负责安徽省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医学检验系《血液学检验》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地       址:安徽省池州市百牙中路3号  

乘车路线:汽车站(火车站)乘坐7路车在百荷公园站下车,步行183米,乘坐5路、8路、10路、11路、18路公交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站下

投诉电话:15339661559      行风监督电话:0566-2812293(工作时间拨打)    综合事务电话:0566-2816080(工作时间拨打)

池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170002000037号     皖ICP备19000375号-1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